盛夏,華燈初上,印江河碧波蕩漾、水清岸綠,兩岸柳樹飄蕩、郁郁蔥蔥,散步的人群絡繹不絕。今年,印江河兩岸健身休閑步道提級改造工程完成后,市民又多了一個休閑好去處。
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縣以市民需求為出發點,在城市建設上費盡“繡花”心思,下足“繡花”功夫,從細微處塑造靚麗的城市容顏,著力探索小城市的善治之道。
行走在健身休閑步道,乘涼的老百姓三五成群,散步的人們談笑風生,成為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。市民張女士喜不自禁,家門口打造的建設休閑步道,不僅滿足了健身的需求,也多了一個茶余飯后的休閑好去處。
“自從健身步道提質升級后,我實現了在家門口晨跑的心愿?!睆埮恳恢庇谐颗艿牧晳T,由于沒有合適場地,只能到距離更遠的學校操場跑步,如今在家門口就實現了跑步的愿望。
城市精細化建設決定著城市的“顏值”與“魅力”,直接關系著市民的生活品質。健身休閑步道建設是一項利民惠民工程,步道不單單是一條道路,更是一條溝通人與城市的協同發展的“心”路,架起了人與社會和諧發展的橋梁。
印江自治縣始終秉持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,充分考慮健身休閑步道的體育運動、生態保障等功能,讓城市釋放更多活力與生機。
對此,按照“連點成線、連線成片”理念,以現有休閑步道為基礎,規劃建設層次結構明確的健康休閑步道,打造綠色健康環繞城市的生態健身休閑網?!霸诮∩硇蓍e步道改建中,采用EPDM塑料鋪地1928平方米,瀝青鋪裝4650平方米,彩色透水混凝土鋪裝5603平方米,花崗巖鋪裝1102平方米,健身階梯130米,綠化修復面積18960平方米,并投放了自動售賣機、景觀座椅、自動充電器等設施,更加便民利民?!庇〗灾慰h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道。
筆者注意到,健身休閑步道旁還設置了文化人物、普法知識、稅宣知識等專欄,既有美麗景色,又有文化底色。讓步道有起伏、有風景、有人文,滿足了廣大市民親近自然、休閑游憩、健身鍛煉等需求,也讓城市“顏值”更高、“氣質”更佳。
當前,印江自治縣共有六個公園,分別是東郊河濱公園、文昌公園、觀音溝濕地公園、西出口公園、農業公園和森林公園;書法廣場、文昌廣場、中心廣場三個廣場,縣城建成區綠地覆蓋面積達478.76公頃,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7.67%,城區公園面積132公頃,人均公園面積11.78平方米。今年以來,該縣加大投入力度,對縣城區道路兩側、公園景觀實施升級改造,進一步提升城市品位、提高城區居民生活質量。
今年是該縣“創文鞏衛”之年,印江以“鞏固省級文明城市成果、爭創國家級文明城市”創建為契機,以“四整治”“四提升”為抓手,按照“整體規劃、因地施策、共同部署、分區負責、特色鮮明”原則,對城區人行道綠化帶、公園廣場綠化地、河濱綠化長廊、居民小區綠化進行了總體規劃設計,采取補植補造、修枝修剪、景觀提升、口袋公園打造、園林小區創建等方式,著力推進城市綠化提升。
據了解,印江縣城道路綠化升級改造工程主要是對縣城區官莊南路、梵凈山東路、解放東路、書法廣場等進行綠化提升改造。項目堅持以綠色為主基調,彩色為特色,在保留原有喬木的基礎上增加更為精致的開花灌木、藤本及花卉等,打造綠化帶上中下三層景觀,達到布局立體、色彩協調、季相變化鮮明的路徑效果。項目的實施不僅給行人提供了優美舒適的出行環境,也有效改善了轄區生態環境,提升了對外形象。
“種植月季、三角梅等地被植物來豐富城市的觀賞性,提升城市品位,達到三季有花,四季常綠的效果?!庇〗灾慰h住建局市政建設管理中心主任徐波說道。
“植樹造林是城市綠化的重要手段,是實現藍天碧水的重要途徑,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?!奔訌娚鷳B文明建設是人民群眾追求高品質生活的共識,高質量綠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。
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,推進生態優先、節約集約、綠色低碳發展。
隨著國土綠化深入推進,印江開始“綠起來”“美起來”,許多居民開窗見綠、出門進園,享受高質量綠化福祉,幸福感不斷增強。(蔡茜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