曲徑通幽,銀杏成群,縈青繚白,這是印江自治縣羅場鄉嶺峰村古樹群的原生畫像。地處世界自然遺產地梵凈山核心區的古樹群,有180多棵樹齡超100年的柏木、銀杏等古樹。它不僅是印江最大且群落中樹種最多的古樹群,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灰鷺和白鷺的棲息家園。
在這處古樹群中,最大的銀杏樹,樹齡已超300年,是自然界留下來的且不可復制的寶貴遺產,也是當地難得的生態旅游資源,承載了幾十代人的鄉愁情思。
每年的夏秋季節,到古樹下乘涼、聊天是當地村民廖佳鵬最喜歡的事。這些年,廖佳鵬一家祖孫四代人也用愛心接力,精心呵護著古樹健康成長。廖佳鵬說:“據族譜記載,古樹是明朝成化年間的,現在成人一抱大的樹木有100多棵,很名貴,如果不保護起來就容易遭到損害?!?/p>
近年來,隨著印江鄉村旅游的興起,前往古樹群參觀的游客越來越多,在樹干上隨意刻畫的不文明行為也隨之發生。加上部分群眾有祭樹祈福等風俗,導致古樹群遭到人為破壞而被提起公訴的案件陸續開始出現。當地政府對此十分重視,除了立法保護外,還采取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保護措施,其中,最具代表性的做法就是檢察官認領保護名木大樹。
走進古樹群不難發現,每一株古木上,都掛著兩塊牌子,紅色的是印江古樹名木保護牌,上面標注著編號、樹種名稱、樹齡、保護級別、權屬和生長位置;藍色的是印江自治縣人民檢察院干警古樹名木認領保護牌,上面標注著樹名、黨員姓名、聯系電話等相關信息。??
印江自治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專職委員龍洋林說:“掛牌不是目的,監管才是本質,通過‘黨建紅+檢察藍+古樹名木大樹保護監督’模式,21名黨員檢察干警將成為牽頭責任人,對全縣6477棵古樹進行監督監管?!?/p>
按照區域劃分的形式認領,印江人民檢察院將在木黃、紫薇、杉樹等鄉鎮建立聯絡站,聯絡站由檢察干警牽頭,聯合當地的林業員、護林員和部分黨員群眾共同對古樹進行保護和開展法治宣傳。??
如今,錯落有致的土家民居坐落山頭,掩映在參天古樹下,村民自古以來借著山勢和水源開墾出一塊塊錯落有致、大小不一的梯田,如珠玉鑲嵌山間,成雙成對的蒼鷺立于樹冠之上,成了一道別致的風景,引得游客紛至沓來,也為村里的經濟發展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,讓過去落后的小山村向著生態富裕的村轉變。(王東 王洋 田林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