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7日,走進玉屏侗族自治縣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,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寨、開得正旺的荷花、精神爽朗的百姓……無一不在訴說著枹木垅村的變化。
近年來,枹木垅村把鄉風文明建設作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,推動文明鄉風在鄉村落地生根,浸潤百姓心田。
“咚咚鏘、咚咚鏘……”一大早,在該村鄉村大舞臺上,身著統一服裝的村民們正在排練,鏗鏘有力的鼓聲震耳欲聾,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。
“我們這支隊伍是2014年組建的,最開始只是單一的打腰鼓表演活動,現在增加了金錢棍、舞蹈、山歌等表演內容,隊伍規模也擴大了?!睎⒛聚獯逋推陆M文藝隊隊長萬金芝笑著說道。
楊政家是枹木垅村綜治工作站主任,1998年,他在鄧溪組組建了該村的第一支文藝隊,隊員全由本組村民組成,村民們白天干活晚上排練,從最初的邊唱邊跳,發展到后來的自導自演,只要縣里有演出活動,他們都會積極參加。
“文藝隊的發展也改變了村民們的生活方式,把村民們從麻將桌拉到舞臺上?!睏钫艺f,目前村里共有舞龍、花燈、山歌、腰鼓、金錢棍等10余支表演隊伍,以及4名主持人。
2017年,回到老家養老的萬金芝加入到這支文藝隊,還為該文藝隊帶來生動有趣的表演活動——金錢棍。說到加入文藝隊,萬金芝感觸最深的是參加文藝活動不僅鍛煉了她的身體,也讓她的業余生活越來越豐富了。
這幾年,枹木垅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:水電路訊暢通,精品水果空前發展,旅游研學雛形初現,文化活動全年精彩,鄉親們正昂首闊步走在鄉村振興的大道上。
“現在我們村條件好了,每個村民組都有鄉村大舞臺和文化廣場,農閑時村民們在廣場上排練,參加各類表演,經常獲得不錯的名次?!比f金芝說道。
不僅僅是文藝隊,該村還把“仁義禮智信”等中華民族傳統美德,制作成家風家訓歌、家風故事牌匾、“村規民約”,讓好家風代代相傳。
而最讓楊政家自豪的是,自從村里大力發展文藝隊后,村民們對文明風尚有了更深的理解,村民們捐資修建荷花池,還在8個村民組修建了11個文化廣場和家風長廊,把優秀家風傳承懸掛在家風長廊上,更好地推進鄉風文明建設。
現在村里的風氣好了,枹木垅村干部們也有了更多的想法,要多組織開展文藝活動、法律法規宣傳普及、共同商議制定新的“村規民約”,讓村民積極參與家鄉發展。(李平 陳海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