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年來,萬山區丹都街道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(站)建設契機,深入推進“文明實踐+基層治理”新模式,全面打造轄區搬遷社區“愛心積分超市”。以“積分制”為載體,創新社會治理工作新路徑,鼓勵搬遷群眾以志愿服務的形式參與社區治理獲取積分,再憑積分到“愛心積分超市”進行等價商品兌換,幫助搬遷居民融入社區生活,增強社區歸屬感和凝聚力,合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。
“線上+線下”持續激發文明實踐新活力
為廣泛推動“萬山紅”線上“點單”微信小程序知曉率、使用率,持續深化“志愿小哥”服務,丹都街道搭建群眾和志愿者樂于使用、便于使用的“線上‘接單’+線下‘愛心積分超市’”新模式,讓群眾和志愿者觸手便可在小程序上了解、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,并獲得文明積分,在家門口的“愛心積分超市”就能實現文明積分兌換商品,激發全民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新活力。截至目前,轄區群眾和志愿者線上“接單”共計300余件,累計積分68235.5分,累計兌換積分56268.5分。
“實踐+服務”,深化滋養文明新風尚
建立健全以“文明實踐+志愿服務”為主要內容的積分兌換機制,鼓勵群眾積極參與創建文明城市、新時代文明實踐、移風易俗等活動,以行動換積分、以積分轉習慣、以習慣化新風?!胺e分制”幫助搬遷群眾實現從“袖手看”到“主動干”、從“等靠要”到“向前跑”的轉變,更進一步提升社區群眾自治氛圍,激發文明社區創建“大能量”。截至目前,轄區群眾參與理論宣講、社會治理、人居環境整治、消防安全等志愿服務活動560余場次。
“集體經濟+社會參與”,確保機制長效運營
探索“集體經濟+社會參與”運行機制,整合社區現有資源,合理分配社區集體經濟,每年投入3萬元,專門用于采購超市兌換商品;積極對接上級部門和幫扶單位,將每年的幫扶資金轉換為“愛心商品”,不斷充實“愛心積分超市”兌換庫;發動社會各界力量,呼吁各界愛心人士、商家、企業通過慈善公益的形式,以愛心捐贈的方式,擴大“愛心積分超市”的商品量。目前,各社區投入集體經濟共計14萬元,社會愛心捐贈31萬余元。